作为一名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的学员,我深刻地感受到清华大学所给予的无与伦比的财富。回想起这几年在清华远程的学习,我的心中更有一种难舍的留恋。
清华大学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种精神——对生活永不停止的追求!就是带着这种精神,我于今年三月初参加了威海市委党校的公开招聘,在二十八名选手中,经过三轮严格的淘汰赛,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我想,这是对我三年清华远程学习的最好总结。
现在,当我回想起自己的应聘,便深深地感激清华大学的老师们,是他们给予了我勇气和竞争的实力。我应聘的是法学岗位,同我竞争的还有三名选手,其中两名是研究生,另外一名是律师。当我看到这些竞争对手时,心里很没底,曾想过打道回府,但最后一想,清华的学习不是白学的,拼一把吧!就这样,我进入第一轮——笔试。
由于事先不知道要考专业课,在前去威海应聘时,我未带任何参考书。当得知要笔试专业课时,我只有一个晚上的复习时间。十几门的法学专业课,这可怎么办?我迅速将所学的课程列出来,刚刚考过的,不看了,最后决定只把第一学期的课程——刑法、法理学,还有第二学期的民法复习一下。于是,我立刻到书店买来相关的法条书籍,以最快的速度,在三个小时内将这三门课过了一遍。就这样,我第二天进入考场,在四个法学的应聘者中,我以85分的成绩名列笔试第二名,远远超过另外两名研究生的成绩,这对我是最关键的一步,我胜出了!第一轮笔试共淘汰了16名应聘者,只有12名选手入围,我名列第五,完成了预期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开始了第二轮自选题目的试讲。我的选题是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最后,在淘汰了5名应聘者后,我以91分的成绩,在入围第三轮的7名应聘者中名列第二。这样,剩下的这7名应聘者就开始了最难的第三轮比赛。
第三轮的试讲题目是由校方命题。我们法学的题目是《当前法律适用现状之分析》,仅给一天的准备时间,50分钟的试讲时间。这样的试讲,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清华远程的学员,我是幸运的。我利用半天的时间,大体勾画出讲课大纲,同时请教了高其才老师、黄新华老师。最后,我以92分的成绩与另一位老师并列第一,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事后,静下心来想一想整个比赛过程,我由衷地感觉到:只要扎扎实实地学习,一定会有收获的!我由第五名到第二名,再到最终的第一名,是清华大学严格的教学环节锻炼了我。倘若没有老师的精彩授课,我不会取得这么好的笔试成绩;倘若没有清华到位的作业锻炼,我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清晰的教学思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只要在学习中,潜下心来读一点书,每天给自己一点点进步,就一定会慢慢走向自己的理想!当我们在聆听清华老师的讲解,当我们一次次走进清华远程的考场,我们已然在前进了。
所以,不要轻视自己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习的快乐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学习,机会不会白白地走到你的面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要轻视自己的学习,竞争的实力不仅仅是一张文凭,实力是用学习的智慧铸就的!
我感激清华大学,我感激远程教育!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