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汇总2016/5/5 17:13:34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发布者: | 查看:793次

为了便于记忆,我把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整理汇总一下:

一、 工资、薪资所得应纳税的计算

1、 一般工资、薪资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

⑴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⑵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 每次收入 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X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X(1-20%)X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X(1-30%)

=(每次收入额﹣800)X20%X(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X(1-30%)

=每次收入额X(1-20%)X20%X(1-30%)

六、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X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X(1-20%)X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X适用税率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X20%

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X(1﹣20%)X20%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X20%

3、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⑴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⑵个人在受赠和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按相关规定处理。

十、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X20%

十一、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X20%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税务师

    课程价格:咨询客服
    推荐指数:
    (5.0分)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