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关键经济指标
6.1基本经济学概念
经济的某些特定部门(sector)领先于其他部门,更早地指明了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它们可以用来预测经济周期的拐点。这些部门的运行指标被称作先行经济指标(1eadingeconomicindicators)。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国家层面研究这些较大的经济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科学。它通过探求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检视公共政策如何影响总体经济,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并抑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6.1.1经济周期
经济运行体现周期性特征,即在较高的经济产出(繁荣,peak)与较低的经济产出(萧条,trough)之间周期性地变化,中间经过衰退(recession)和复苏(recovery)阶段。
6.1.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通货膨胀率是总体价格水平上涨的比率,通过两步计算求得:
1.利用多种价格水平指数,比如,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全部价格的平均水平;
2.计算特定期间的价格水平的变化率。
例如:
通货膨胀率=(本年指数一上年指数)/上年指数
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加速货币周转:一元钱在一年中的支付次数称作货币周转率。
最小化货币乘数效应:由于货币增多,价格升高,货币周转率不可能持续上升。
降低出口和消费:进口货变得便宜,价格升高导致需求下降。
重新分配收入并降低企业成长: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博弈导致信贷萎缩,影响企业成长。
通货膨胀的起因可能是对产品的需求增长(需求拉动型),也可能是生产产品的成本增长(成本推动型)。
6.1.3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通过计算选定的“篮子(basket)”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并与其它期间的价格水平进行比较,衡量一般消费者家庭的生活支出的总体变化。计算CPI时“篮子”所包含的商品和服务种类随着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而调整。由于质量变化而导致的价格变化被尽量剔除掉。
6.1.4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
名义收入(nominalincome)是国家产出的货币金额,也等于收到的薪金、房屋租金、利息和利润之和。实际收入(realincome)是名义收入的购买力(purchasingpower)。它是与前期相比名义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公式如下:
实际收入=(名义收入的变化率一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实际收入的变化率
6.1.5失业
失业水平与国家收入是紧密相关的。从政策面考虑,如果失业率在4%至7%之间,就被认为是充分就业。失业率是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数与应就业人口总数的商。失业的种类有三种:
摩擦型:由于就业市场的正常变化而导致的暂时性裁员和主动离职。
结构型:人口、政府政策、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等导致的需求种类与就业人口技能不符导致的非充分就业。
周期型:由于企业周期的变化导致的失业,尤其是对体力劳动者需求的减少。
6.1.6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实际GDP(realGDP)的增长。它有四个基本要素:
实物资本
技术知识
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应当:
促进就业人口的教育和培训
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保护环境
运用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的资本资产投资
鼓励储蓄和投资
欢迎境外投入的资本
保持财产权和政治稳定
允许自由贸易
6.1.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DP——境内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值,无论是谁拥有该资产或生产者的国籍。相反,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衡量公民的产出和实体拥有的资产的收入,而无论其位于何处。
收入法(incomeapproach)下:
国民生产总值(GNP)=薪金+房租+利息+利润+非收入性收费或分配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国外收入净额(GDP调整数)
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家庭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支出+政府采购商品和服务支出+外国人的支出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商品和服务在各个生产阶段的增加值必须被加总。或者,可以加总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GDP不是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理想指标,因为:
GDP是货币指标,在各期之间比较时需要根据价格水平调整。
GDP的增长往往导致环境的破坏,比如,噪声、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
GDP没有根据人口因素进行调整。
没有考虑休闲时间的价值变化。
未包括某些非市场化交易,比如,家庭工作者的劳动价值。
军事支出被记入成本,而不是总体增加值。
实际GDP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GDP。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当局的首要目标是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情况下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实际GDP是经济表现最全面的衡量指标。在监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同时,监测总体增长率的趋势,政策制订者能够评估当前货币政策是否与首要目标一致。
6.1.8货币供应量
扩大或紧缩货币供应量是管理一国经济的重要工具。
M1包括:
硬币和纸币;
支票存款(包括旅行支票)。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强调对M2的管理,M2包括:
硬币和纸币;
支票存款;
非支票存款;
小额(不超过100,000美元)定期存款;
货币市场账户的货币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1和M2是两种非常常见的货币指标。M3等于M2加上大额(100,000美元以上)定期存款。
6.2关键经济指标
先行经济指标(1eadingeconomicindicators)包括:
住宅建设许可数
货币供应量
每周平均工作时间
利差
选定股票价格
消费者期望指数
失业救济申请数
消费品订单
固定资产订单
耐用商品订单
消费者信心指数
滞后经济指标(laggingeconomicindicators)包括:
失业率
平均银行指导利率
平均银行贷款额
平均失业时间
同期经济指标(coincidenteconomic:indicators)包括:
GDP
制造和贸易销售额
工业品产出额
个人收入减去转移支付金额
6.3其他经济指标
6.3.1非农就业情况
该指标是对所有非农业经营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就业人数的估计。有关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平均小时工资和周工资的信息也一起提供。就业增长和工作小时数提供了有关当前和未来总体经济增长的步伐的重要信息。平均小时工资的趋势提供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的信息,标志着经济资源的总体利用水平。
6.3.2住宅开工数
该指标是对住宅建筑开工数的估计。开工是指地基或基础的开挖,或破土的第一铲。
住宅建筑业也许是经济生活中对利率最敏感的部分。对于长期利率水平的变化,比如抵押贷款,它通常都会在活动水平上经历巨大摆动。尽管住宅投资仅仅代表GDP的4%,但由于其变化的活跃性,它通常代表了相对短期之内的GDP变化的较大的一部分。政策制订者非常仔细地监测住宅建筑业,以便寻找有关短期经济表现和对财务状况变化的影响的线索。
6.3.3工业生产/产能利用
该指标衡量工业生产部门的产出水平的变化。该指数同时按产品(消费品、商业设备、中间产品和材料)和产业(制造业、采掘和公用事业)分组。
虽然工业生产部门仅代表GDP的20%,但由于GDP的变化在工业生产部门中是非常集中的,该指数的变化为当前GDP的增长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工业生产部门的产能利用水平提供了经济中总体的资源利用水平,又提供了未来通货膨胀进程的信息。
6.3.4零售
该指标是对境内全部零售单位的商品销售总额的估计(不包括服务销售)。数据以名义或现行货币表示,未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不过,已经根据一年当中不同月份的季节性、休假和营业天数作出调整。销售是按零售单位的种类划分的,而不是按商品种类划分。
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PCE)代表了GDP的大约三分之二。通过监测零售情况,政策制订者可以评估当前或未来季度的PCE增长情况。
6.3.5商业销售和库存
该指标反映了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以现行货币表示的销售总额和库存总额。这是库存情况的首要数据来源。库存积累率在确定当前经济增长的步伐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并且经常能提供有关未来增长的有用线索。比如,如果库存积累速度飞快,库存销售比率上升,它可能意味着近期增长的减缓,因为企业将要削减产量,以使库存与销售协调。反之,如果库存增长缓慢或下降,标志着未来产量的增长。
6.3.6先行耐用商品装运量、新订单数和未完成订单数
该指标反映了初级金属、合金(fabricatedmetals)、发电设备、非电气机械、信息处理设备和运输设备(包括民用和军用飞行器和船只,轻、中、重型卡车和汽车)等商品以现行货币表示的装运、新订单和未完工订单的数据。
该数据提供了境内外对于耐用商品的需求的强劲程度。上升的订单数、装运量和未完工订单数表明需求强劲,很可能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下降的订单数、装运量和未完工订单数恰好相反。该报告中的其他数据也提供了企业的新设备投资的当前和未来步伐。
6.3.7轻型车辆销售
该指标反映国产和进口新轿车和轻型卡车(总重量在10,000磅以内的车辆)的销售和租赁总额,包括对个人和企业的销售。
尽管这仅仅是总体经济中相对很小的一部分,轻型车辆部门的变化经常反映了很大一部分GDP的季度增长率的变化。
6.3.8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该指标反映10年后到期的国债的当前市场利率或收益率。10年期国债利率这类长期利率的变动,提供了经济生活中利率敏感部门的活动水平的可能的未来变化信息。比如,抵押贷款利率经常与10年期国债利率同步变动,而抵押贷款利率的变化经常领先于住宅建筑市场的活动水平的变化。
典型试题
1.以下哪项是通货膨胀时期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为稳定经济可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a.出售政府债券。
b.降低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
C.降低银行贴现率。
d.鼓励更高的税率。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
a.正确。出售政府债券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是一项紧缩的货币政策。
b.不正确。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能使银行贷出更多的货币,引起货币供应的扩张,会进一步刺激经济。
e.不正确。降低贴现率会起到鼓励借款的作用,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从而刺激经济。
d.不正确。鼓励更高的税率是一项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2.以下哪项增长后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a.消费支出。
b.进口。
c.出口。
d.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
a.不正确。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C是消费支出,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x是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消费支出增加会引起GDP上升。
b.正确。根据上述公式,进口增加会引起GDP下降。
c.不正确。根据上述公式,出口增加会引起GDP上升。
d.不正确。通货膨胀会引起GDP上升。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