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四章知识点42016/5/7 10:39:02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发布者: | 查看:711次

第四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知识点四、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

(一)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年度审计计划一般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制定,应当报组织适当管理层批准后施行。

(二)准备阶段

1.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和漏洞的严重程度。在考虑重要性时,应当结合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经营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考虑。(在三种类型的审计当中都要考虑重要性的问题)

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偏离事实的可能性。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反向

2.编制审计方案(同国家审计)

审计方案一般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报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施行。

3.发出审计通知书(同国家审计)

实施具体审计项目之前,内部审计机构应事先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三)实施阶段

1.测试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效果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参与组织内部控制的建设,但是内部审计人员不能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决策及实施,以免独立性受到影响。

2.获取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审核、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收集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充分性是审计证据数量上的标准。相关性、可靠性是审计证据质量上的标准。

3.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四)终结阶段

1.编制审计报告

2.分级复核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提交审计报告前,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检查,以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

3.后续跟踪

后续跟踪是在审计报告正式提交后,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作的审查。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税务师

    课程价格:咨询客服
    推荐指数:
    (5.0分)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