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学习笔记:激励理论2016/5/10 16:38:28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发布者: | 查看:765次

第二节 激励理论

本节核心内容: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ERG理论

四、三重需要理论

五、公平理论

六、期望理论

七、强化理论

八、目标设置理论

九、其他激励理论 (了解)

一、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划分的五层次人类的需要

1)生理需要,指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等身体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的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诺,或舒适的退休计划)需要,以免身心受到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的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

2.主要观点:

1)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的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级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能追求上一层级的需要。

4)前三个层级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级为高级需要,前三个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和因素,后两个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3.在管理上的应用

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内在激励

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3)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练习题:

成就感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C

二、双因素理论(激励和保健的双因素理论)

1.内容

激励因素: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的因素。

保健因素:组织的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需要、动机

2.在管理上的应用。

1)让员工满意≠防止员工不满意

2)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以及个人的成长等。

练习题

1.关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满意的反面是不满意

B.激励因素指的是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资

C.激励因素具备了就可以令员工满意,不具备就会招致员工的不满

D.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区别在于,双因素理论正对的是满足人类需要的目标或诱因

『正确答案』D

三、ERG 理论

1.ERG理论

奥尔德佛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修订。提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2.评论

ER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但是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四、三重需要理论(麦克里兰)

1.三种需要:

成就需要: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

权力的需要: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

亲和需要:寻求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2.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

(1)选择适度的风险

(2)有较强的责任感

(3)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五、公平的理论

1.公平理论的内容

2.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员工)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的对象

5)辞职

3.公平在管理上的应用

1)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给与更多的报酬,并确保不同的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

2)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不公平感的员工应予以及时引导或调整报酬。

六、期望理论

主要内容: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效价:个体对所获得的报酬的偏好程度,是个体得到报酬的愿望的数量表示(个人需要多少报酬)。

期望: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

工具: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

七、强化理论

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强化理论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

【补充内容】

八、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使人们知道他们完成什么样的工作,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种目标的明确性能够提高绩效,尤其是当目标相对困难但又可以实现时,会比简单的目标更能导致高的绩效。

九、其他的激励理论

1.X理论与Y理论

X理论:把人看作天生是懒惰的,只求物质满足,不负责任,无志向,因此需要强迫工作。

Y理论:认为工作也是人们的一种需要,员工能自我监督和控制,能主动承担责任,具有创新能力。

2.认知评价理论

观点:虽然人们可以分别被内、外在因素激励,但这两个因素并非毫无关联,当对某种工作的结果进行外部奖励时,那种因喜欢工作而产生的内在激励作用便会降低,因为这会使人们感到自己不是自觉的人,是为了 外部的因素而工作,觉得自己丧失了对自身行为的控制。

3.能力与机遇理论

能力与机遇对员工绩效提高很重要。激励不仅要激发其工作动机,还要注意能力的高低及为其提供良好的机遇,(尤其在机遇提供方面,常被忽视)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税务师

    课程价格:咨询客服
    推荐指数:
    (5.0分)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