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各章节提示
第1至11章,是基础章节,主要讲述了各个会计要素,要掌握各个会计要素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及处置处理。这些章节是基础性章节,基础知识要掌握牢靠了,理解上要深入,打好基础,为后面业务章节做好准备。强化阶段这些章节建议好好看教材,配合练习巩固。注意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的异同,同时注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这个项目核算的差异,这两个点一个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个是摊余成本计量模式,需要特别注意。当然长期股权投资也相当重要,这部分内容需要深入理解,才能为合并报表奠定基础。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可以和资产减值结合一下,可以从减值角度理解。对于程序和步骤类的规定要深入理解,比如为什么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减值测试?就是因为“覆巢之下无完卵”,没有商誉的都减值了,说明什么?说明商誉已经全部减值!步骤不是规定,更是意图和本质。
第12章:财务报告,是比较综合的一章,主要掌握利润表的填列及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这个章节重要性不是很大,不过要了解基本的报表项目,对于现金流量表个别项目会计算就可以了,理解上注意从实务角度理解。
第14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点变化,注意其银行存款额的确认问题。这个章节注意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确定,费用税金的不同处理,注意从性质上加以理解,价内价外税的不同处理和税种性质有关系,理解到就能掌握好!至于价值计算记住公式要紧!不管是单项资产还是多项资产,原理都一样,涉及的知识点在前面基础性章节中都有,涉及到的无非是存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之类的,说实话没有新东西,只是这个行为本质上属于销售,只不过是换入了实物,但是核算上要注意销售本质!
第15章: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属于新的一个概念,类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但是这里属于货币交易。主要关键点在于债权人的让步,如何判断让步?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限值要小于当前的债权价值,所以判断上可能要用到折现问题。不管是延长期限还是利息调整,都要注意。这里面新的东西不多,难点也不难,资产方式其实就是销售问题,转股基本上没有难点,延长期限之类的方法主要就是现值的判断问题。这里其实也是对于之前基础性章节的复习。
第19章:所得税,是非常重要的章节。近年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出现:重点有: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学习时,要注重顺序,先确认暂时性差异,再确认递延所得税,最后计算所得税费用。理解上注意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差异入手,重点是税前可以扣除的金额确定,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计税基础这个并不实用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另外递延所得税问题设计到这个教材的半壁江山,以此为主线联系相关知识点,一定要注意!
第22、23章: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要注意区别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之后,再要注意本章常与其它章节相结合出题。所以,要以掌握基础章的基础上,把握好这章。日后事项处理重点不在于调整方法本身,在于基本知识点的正确会计处理,包括处理流程和配套业务,比如坏账引起递延所得税、影响净利润等等。实际上在考试中,差错更正往往其实就是在日后期间,至于政策变更之类的调整方法很固定,主要是清楚涉及到多少业务。因此这两个章节结合很必要,理论上互通。
第24、25、4章,这三章要结合的学习,从投资开始,到合并报表一条线的学习。合并报表是个思路问题,两种思路报表的合并,重点是掌握两种报表下对于内部交易的处理,找到差异是根本!至于抵消分录都是固定的模式,记住就好,先记住!然后要注意前后联系,抵消分录的设置都是与正常的会计处理息息相关,比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大于付出成本的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了,那么合并报表的时候怎么办?要从资本公积中跳出来相当于利润的部分,看到这个分录要会联想,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多思考才能多进步。
2、表格展示重点内容
章节 |
各章主要内容 |
第1章 |
总论 |
1.会计假设。
2.会计质量要求(4个):可比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3.会计六要素。
4.会计计量属性。 |
第2章 |
金融资产 |
1.交易性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金融资产减值;
5.金融资产转移。 |
第3章 |
存货 |
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的期末计量。 |
第4章 |
长期股权投资 |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2.成本法核算;
3.权益法核算;
4.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
第5章 |
固定资产 |
1.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计量原则);
2.固定资产折旧;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4.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使用);
5.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
第6章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的确认、后续计量 |
第7章 |
投资性房地产 |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后续计量 |
第8章 |
资产减值 |
总部资产、资产组、商誉的减值 |
第9章 |
负债 |
1.应付债券、可转债
2.应付职工薪酬 |
第10章 |
所有者权益 |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科目的使用及有关核算。 |
第11章 |
收入、费用和利润 |
1.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2.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4.建造合同取得的收入。 |
第12章 |
财务报告 |
1.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列;
2.现金流量表的填列;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
4.分部报告;
5.关联方披露;
6.中期财务报告。 |
第13章 |
或有事项 |
1.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
2.重组义务的处理
3.预计负债的核算内容 |
第14章 |
非货币资产交换 |
有变化,注意:银行存款值的确定。
各种交换的处理。 |
第15章 |
债务重组 |
以非现金资产抵债 |
第16章 |
政府补助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第17章 |
借款费用 |
近3年常考。计算资本化利息。 |
第18章 |
股份支付 |
1.掌握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处理(股票期权等)
2.掌握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处理 |
第19章 |
所得税 |
非常重要。 |
第20章 |
外币折算 |
1.日常外币业务的折算。交易日、资产负债表日、结算日。
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汇率的选择。
3.境外经营的计帐本位币确定。 |
第21章 |
租赁 |
1.承租人经营租赁处理
2.售后租回经营租赁核算
3.承租人融资租赁核算 |
第22章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
1.差错更正(当年发现当年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差错更正);
2.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考选择题。 |
第23章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全书的重点、难点
1.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的选择判断;
2.主观题主要是将本章的内容与其他章节(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等)有关内容结合 |
第24章 |
企业合并 |
1.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注意合并日应编制的调整分录、抵销分录,以及应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等编制方法。
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注意购买日应编制的调整分录、抵销分录,以及应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商誉的计算。
3.通过多次交易实现企业合并的,注意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4.重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注意: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成本的计算;②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5.购买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作简单了解。
6.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特别注意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方法。 |
第25章 |
合并财务报表 |
1.合并范围和编制程序;
2.调整分录的编制;
(1)权益法的调整。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的调整。
3.抵销分录的编制:
(1)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核心抵销分录)。
(2)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3)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4)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5)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
(6)内部投资收益和利润分配的抵销。
4.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 |
第26章 |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重新计算。 |
3、学习方法>>>
会计这个科目来说,理解性内容为主,计算内容为辅,主要突出整体知识点的把握和思维模式的建立。在注会考试中,会计属于第一个难点科目,也是第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度科目,因为不管是审计还是财管都需要有会计基础,尤其是审计这个科目。学习方法上思路提升很重要,尤其是第二阶段强化提高学习上更要注意思路突破问题,因此总体方法上在强化阶段突出教材,重视课程,辅助练习。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学习,打好基础(7月4日前结束)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做题巩固(7月4日——8月22日共7周)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全面突破(8月22日——9月10日共3周)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