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审计师:所得税费用2016/5/13 13:54:17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发布者: | 查看:823次

考点五 所得税费用(掌握)

一、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依照应纳税所得额而来,是税法口径;而非依照税前会计利润,采用会计口径这两者之前会出现差异。

差异体现在:1.确认口径不同(永久性的差异)2.确认时间不同(时间性的差异)

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1)纳税调整增加额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经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以及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项目。(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减值准备;超过税法标准的折旧、摊销等)

(2)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前五年内未弥补的亏损;国债利息收入;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等)

▲注:简易方法:费用类,可以“加会计,减税法”;收入类,可以“减会计,加税法”。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既要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也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费。

▲注: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下同)。

暂时性差异的判断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资 产未来流入的金额未来抵税的金额(税法标准的价值)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 债未来流出的金额账面价值-未来允许扣税的金额(将来不能抵税的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算出的差异是期末的,可抵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与期初相比,得出应当计提或者冲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大于期初计提,期初大于期末冲回。

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提: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

冲回反之

递延所得税负债:

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冲回反之

【例题11-多】(2009)下列各项中,可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C.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D.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E.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

【答案】AD

【例题12-单】(2007)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的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此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称为(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递延所得税资产

D.递延所得税负债

【答案】A

【例题13-单】A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一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则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 )万元。

A.8

B.16

C.6

D.4

【答案】D

【解析】201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20÷5×3=8万元,计税基础=10-10÷5×3=4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8-4=4万元。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税务师

    课程价格:咨询客服
    推荐指数:
    (5.0分)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