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笔记:复式记账2016/5/14 15:06:27 |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发布者: | 查看:1004次

第二节 复式记账

一、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账户的含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设置会计科目后,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以便对各种交易或事项进行系统、连续的记录,向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账户的分类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①总分类帐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②明细分类帐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户或明细账。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总分类账户提供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一般只用于货币计量;明细分类账户提供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详细核算指标,除用货币计量外,有的还要用实物量度(件、千克、立方米等)进行辅助计量。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结存金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特点

为了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必要的指标,必须使用一定的记账方法。

记账方法是在交易或事项发生后,采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按记账方式不同,记账方法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现代会计使用的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①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

②记录完整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③便于查账

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无论发生何种经济业务,其资产总量总是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量相等,而资金增减变化也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1)资金进入企业,即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等额增加

(2)资金退出企业,即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等额减少

(3)资金占用形态的变化,即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4)资金权益的变化,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概括的说“同方向此增彼减,反方向同增同减”

只要严格遵循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无论发生什么交易或事项,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总额总是相等。如果不相等,说明记账存在错误。因此,通过复式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可以验证账户记录的准确性。

(二)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账户分类、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或“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记账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收付记账法是我国传统的记账方法。

增减记账法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商业系统改革记账方法时创设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三、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产生于意大利,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与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借”和“贷”只是记账符号,至于表示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资产类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两类账户的内部勾稽关系是: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从会计等式的角度看,企业的资产通常列在等式的左方,企业的会计报表也通常在左边反映资产项目,所以,会计上习惯将资产的增加数记入账户的左方即借方,而减少数则必然记入账户的右方即贷方。

从会计等式的角度看,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常列在等式的右方,企业的会计报表也通常在右边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所以,会计上习惯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数记入账户的右方即贷方,而减少数则必然记入账户的左方即借方。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即借方登记成本费用的发生(增加)数,贷方登记成本费用的结转(减少)数,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或未完工劳务已发生的成本。但成本类账户中的“制造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和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账户,其结构与资产类账户基本相同,即借方登记费用、损失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费用、损失的结转(减少)数,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收入类账户和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账户,其结构与权益类账户基本相同,即贷方登记收入、利得的增加数,借方登记收入、利得的结转(减少)数,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3—11】

计算下列各账户的期余额: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税务师

    课程价格:咨询客服
    推荐指数:
    (5.0分)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