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特点建设课程网络教育团队2017/2/24 21:26:11 | 来源:远程教育网 | 发布者:admin | 查看:2375次

远程教育工科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工科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针对工科课程的特点,以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为指导,如杜威的实践论、颜元“习行”教学法以及心理学的激励理论等,进行多角度探索研究。根据工科类课程的特点,工科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确定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其中,方向性原则是指团队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任务相一致;整体性原则是指要兼顾学校和教学团队的整体性,避免政出多门。

二是明确团队的组成结构。从学校层面来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电大系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普通教师;从行业企业层面来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行业和企业专家;从科研单位层面来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远程教育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工程教育专家。

三是确定团队的组织形式。从教育管理学角度来看,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机构有以下几种形式:直线式、直线参谋制、矩阵式、事业部制。从实际情况出发,工科课程教学团队可采用矩阵式的组织形式。在矩阵式结构中,纵向设有管理——从资源建设的各个环节展开工作,横向设有项目——目标协调关系,各团队成员的垂直系统和各项目的水平系统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矩阵式组织"可以打通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强化自动协调机制,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团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对有些成员可能形成多重领导。

四是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在开放大学内部,发挥系统优势,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和实施;在与行业企业合作中,参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等方案制订,以及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与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积极参与教学资源设计、建设,努力实现学科理论、前沿技术与资源建设深度融合。

总之,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对于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及时把握学科发展和行业现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技术与资源建设的融合,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