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备考做笔记3大误区 80%的考生都在犯2017/7/17 14:31:00 | 来源:本站 | 发布者:admin | 查看:2153次

备考初级会计职称,很多考生都在预习阶段养成了好习惯——记笔记。笔记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备考效率,但新科小编发现居然80%的考生都陷入做笔记的三大误区,导致备考事半功倍。为帮助考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编特整理相应对策,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 笔记≠复写讲义

表现:很多同学把笔记当成教材、讲义的复刻版,不区分主次、直接照搬照抄,缺乏整理和思考,一章节知识点整理下来,好几页纸。常常是一边忙着“抄写”,一边还要忙着听老师讲解,分身乏术,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笔记抄下来再说。整理完已经非常疲惫,更谈不上反复阅读复习。

后果:这一类型的考生过于依赖笔记,重视形式,忽略记笔记的目的和笔记本身的作用。造成在课堂上忽略老师口述精彩讲解的内容和自身的互动思考,使自己疲于整理,对知识理解不到位,浮于表面,降低学习效率。

对策:整理笔记时,切忌过于重视纸张整洁度、字体工整度和老师讲义的完整度。听课的时候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多动脑思考,多互动,笔记部分不要照搬照抄,而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或者使用字符快速记录,课后再详细补充整理。

2017年江苏初级会计职称报名时间安排 http://www.xkpx.com/kc/xq331/

二、笔记≠习题册

表现:翻开很多同学初级会计实务的笔记,整理出很多经典初级会计考试真题和习题,这是一种不错的预习方法,但是题目与题目之间杂乱无章,缺乏联系,没有提炼出思路和分析,将笔记变成习题册就是一种整理误区。

后果:一味的抄录题目,没有分析和总结的过程,知识题目的标注和再现,其实无异于拿一支记号笔直接在辅导书上标注题目,没有将习题整理的意义深度挖掘,反倒费时费力,做无用功。

对策:整理习题时可以按照章节、题型、难易程度等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整理,在每道题目下写好解题评注、解题技巧等标注,将知识点间联系和思维方法定期整理,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温习一下,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和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同阶段思考深度也不尽相同,有了新的解题策略及时补充,温故知新,巩固基础。

三、笔记≠收藏品

表现:笔记是帮助考生学习提高的有力武器,绝不是供人欣赏,自我成就的收藏品。有的考生笔记整理的非常清晰工整,时间一长却总是放置一旁,从不翻阅,使本来精心整理的笔记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后果:毕竟应该是初级会计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知识提炼,需要不断补充优化,如果整理好就从不翻看,白白浪费之前整理的时间,也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备考进度,得不偿失。

对策:首先,要定期翻看笔记,巩固知识,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毕竟整理笔记的目的就是加深印象,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识点。同时,还要及时对笔记内容进行整理和补充,一些备考中的疑问,找到新方法都可以标注下来,逐步扩大自己的资料体系,将知识系统化,全面化。只有准备工作做得好,足够充分,才会在接下来基础和强化阶段更加轻松备考。

备考预习阶段难免陷入误区,只要认清问题,努力克服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难题。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版权均属新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得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科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课程
  • 税务师

    课程价格:咨询客服
    推荐指数:
    (5.0分)
  • 您的电话: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课程
找到了感兴趣的课程!